自然信用路线图
欧盟发布自然信用路线图,旨在为自然信用和自然相关融资提供指引。
欧盟认为自然信用是一种潜在和有价值的工具,它能够补充公共资金在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融资方面的缺口,并促进生态系统保护、恢复和可持续管理。
相关阅读:世界经济论坛发布自然融资报告
自然信用路线图背景
欧盟三分之二的经济附加值依赖自然及其生态系统服务,尽管欧盟生态系统综合账户体系等创新工作每年能够产生2340亿欧元的效益,生态系统服务仍难以货币化,且未能充分反映在市场价格信号中。自然恢复和保护方面的长期投资主要依赖公共部门,欧盟每年自然投资需求为650亿欧元,但2027年预计用于生物多样性行动的资金为70亿欧元。
除去公共部门外,私营部门参与自然融资的数量正在增加。对于企业而言,自然投资可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,降低运营风险,并获得更高的投资者信心。然而前期成本、数据缺口以及衡量自然成果的挑战,导致自然融资需要更多创新工具和框架。
自然信用路线图介绍
自然信用是一种鼓励私营部门投资自然的工具,它代表一个自然积极成果单位,该成果经过独立验证并能够使用生物多样性指标量化。自然信用能够将已经证实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货币化,为信用提供商带来收入。为了确保自然信用的可信度,监管机构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,确保信息披露透明度,降低利益冲突并防止重复计算。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0项自然信用倡议,这些倡议通常借鉴碳信用市场经验,并考虑生物多样性成果的特点。
基于上述背景,欧盟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诚信、透明和严谨的自然信用发展框架,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,开发诚信和透明的方法,识别和发展市场供给和需求,并在必要时提供公共资金。欧盟自然信用路线图包含以下行动:
2025年:
成立自然信用专家组,分享最佳实践并提供经验:欧盟计划邀请利益相关者成立专家组,就不同的方法、认证体系、治理模式提供意见;
参与国际合作并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(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)第十七次缔约国会议:欧盟将与生物多样性信用联盟(Biodiversity Credit Alliance)、世界经济论坛(World Economic Forum)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信用咨询小组(International Advisory Panel on Biodiversity Credits)合作;
2025年至2026年:
评估自然信用供求关系:欧盟将对自然信用供求进行评估,解决潜在的发展障碍;
2026年:
采用具有生物多样性协同效益的碳农业(Carbon Removals and Carbon Farming)方法:欧盟将对具有生物多样性协同效益的碳农业活动进行认证,确保这些活动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;
制定自然信用市场标准和方法:欧盟将邀请专家组提供自然信用知识,确定关键挑战;
2025年至2027年:
启动自然信用试点项目:欧盟计划提供公共资金,支持欧盟竞争力和创新项目;
2027年:
提供自然信用市场治理框架:欧盟将建立满足小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自然信用衡量、报告和核查框架;
参考链接:
Nature Credits Roadmap to Reward Nature-positive Action and Boost Private Fina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