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香港可持续债券报告
气候债券倡议组织(Climate Bonds Initiative,简称CBI)发布2024年香港可持续债券报告,旨在总结香港可持续债券市场的发展。
2021年香港发布气候行动蓝图2050(Climate Action Plan 2050),计划在2035年将碳排放减少50%(以2005年为基准),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香港计划在未来15年至20年投资2400亿港币用于气候变化缓解与适应。
相关阅读:香港绿色债券计划介绍
香港可持续债券市场介绍
2024年香港可持续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为108亿美元,同比下降41%。下降原因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下降(72亿美元,同比下降54%),社会债券发行规模增加(31亿美元,同比增长20%),可持续债券发行规模增加(5亿美元,同比增长400%)。
自2018年以来香港连续七年成为亚洲最大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发行中心,其发行规模占亚洲可持续债券市场的45%。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占据87%的市场份额,社会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2%和1%。香港80%的可持续债券来自私营部门发行人,超过一半以美元计价(58%),其次是人民币(33%)和港元(5%)。
香港可持续债券市场发展
2024年香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72亿美元,债券数量为18只。这些债券均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绿色债券衡量方法,如果考虑所有绿色债券,发行规模为87亿美元,债券数量为43只。2024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下降的原因是香港政府发行的债券数量下降,总发行规模从全球第十位下降至全球第二十二位。

2024年绿色债券资金募集用途主要为能源(16亿美元)、交通运输(16亿美元)和低碳建筑(12亿美元)。香港是中国离岸绿色债券的首选发行地,占2024年总发行规模的36%。2024年香港发布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,旨在帮助市场参与者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2024年香港社会债券、可持续发展债券连续第四年增长,达到36亿美元,相比2023年的27亿美元增长三分之一。香港政府通过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(Hong Kong Mortgage Corporation Limited)发行了第三笔社会债券,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社会债券。

香港可持续债券市场建议
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为香港可持续债券市场提供以下建议:
- 利用政策和分类法发展:发行人可以配合可持续债券定义、补贴和监管激励措施,提升发行量。投资者也可以基于分类法扩大投资范围;
- 增加适应和恢复力融资:相发行人可以参考气候债券复原力分类法(Climate Bonds Resilience Taxonomy),增加可持续债券发行规模;
- 加强转型融资指引:未来香港分类法可能纳入对难以减少碳排放的行业的指引,发行人也可以使用转型规划提高债券信息披露可信度;
- 加强区域合作:提高香港与亚太地区的分类法标准互认,建设可持续金融中心;
参考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