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ope 3研究项目
国际清算银行(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,简称BIS)与香港金融管理局(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,简称HKMA)推出Scope 3研究项目,旨在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减少气候转型信息差距,降低Scope 3碳排放。
Scope 3研究项目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可持续金融行动议程(Sustainable Finance Action Agenda)为背景,关注金融行业(Scope 3占总排放超过95%)碳减排计划。
Scope 3研究项目背景
Scope 3指的是企业价值链中发生,不属于其所有或控制范围的上游和下游活动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。Scope 3最初由温室气体议定书(Greenhouse Gas Protocol)提出,当前已被纳入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(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)标准,将在全球超过半数司法管辖区应用。
Scope 3占全球企业碳排放量的75%,对于金融行业而言,排放量占比达到95%,并主要集中在类别15融资排放中。尽管Scope 3对不同类别做出严格的定义,但在计算方法上存在很大灵活性。企业供应链数据系统差异较大,原始数据的可用性存在差异,Scope 3在输入数据、计算方法中存在挑战。为了减少这些差异,包括碳核算财务伙伴关系(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)在内的组织已经采用一系列标准,帮助企业计算Scope 3。
Scope 3研究项目介绍
国际清算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的Scope 3研究项目重点关注如何利用先进的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来准确收集、解释和计算Scope 3和其他供应链数据,如何确定碳减排机会以及实现供应链脱碳。Scope 3研究项目包括:
- 减少计算企业碳足迹时收集数据的负担;
- 使用更详细的排放因子提高计算准确性;
- 帮助用户预测和调整碳减排措施的效果;
- 提高供应链上下游Scope 3计算准确性;

Scope 3研究项目获得的成果包括:
- 数据收集:采用标准化方法从中小企业收集供应链数据,应用程序接口自动从企业获得数据,以及自动转换不同企业使用的数据格式;
- 计算披露:探索原始数据标准化,输入数据、提取数据和生成模型的方法;
- 减排分析:部署人工智能模型,从减排措施数据库进行选择,或者动态识别和评估减排措施;
参考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