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
气候债券倡议组织(Climate Bonds Initiative,简称CBI)发布2024年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,旨在总结中国绿色、社会、可持续发展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发展。
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认为,2024年全球可持续债券总发行规模为40.1万亿人民币,其中中国可持续债券总发行规模为4万亿人民币,排名第三。
相关阅读: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2024年全球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
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发展
2024年中国可持续债券发行规模为6055.9亿元人民币,相比2023年(6290.6亿元人民币)下降4%。下降原因为金融机构可持续债券发行量减少,从2023年4200.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2791.9亿元人民币。59%的可持续债券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衡量标准,反映出投资者对可持续债券质量和信息透明度的重视程度提高。

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
2024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4933亿元人民币,相比2023年(6019.8亿元人民币)下降18%,下降原因包括金融机构发行规模下降、绿色债券衡量标准更新等。金融机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2455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41%。非金融机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1826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84%。绿色建筑衡量标准改变后,2024年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定义的绿色债券占比为60.7%,相比2023年(62.8%)小幅下降。
中国绿色债券期限多数为中短期,其中90%的债券期限为五年以下,只有6个债券的期限超过20年。绿色债券资金募集用途主要为低碳能源(52%)和低碳交通(30%)绿色债券市场第二方意见(Second Party Opinions)正在持续发展,61%的债券已经具备第二方意见,相比十年前增长近三倍。第二方意见的应用将提高发行人信息可信度,增强投资者信心。

中国社会债券市场发展
2024年中国社会债券发行规模为178.9亿元人民币,相比2023年(35.8亿元人民币)增长五倍,增长原因包括社会责任融资提高、社会债券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提高。2024年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标准的社会债券占比超过40%,相比2023年增长两倍,其中离岸市场发行的社会债券符合标准的占比为94%,在岸市场发行的社会债券符合标准的占比为6%。

中国可持续发展债券市场发展
202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债券发行规模为94.4亿元人民币,相比2023年(22.9亿元人民币)增长313%。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募集用途主要为保障性基础设施项目(62%)和医疗(5%)。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),可持续发展债券主要支持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(SDG 11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)、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(SDG 9 Industry,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),以及目标1无贫穷(SDG 1 No Poverty),占比分别为19%、14%和14%。

202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规模为508.3亿元人民币,相比2023年(408.6亿元人民币)增长25%,全球发行规模下降38%。截至2024年年底,中国累计发行213只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,发行总规模为1982.3亿元人民币,占全球第三位。超过半数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并未披露关键绩效指标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),因此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标准的债券数量相对较少。

参考链接: